转自 铁锤微观
一 12万亿化债到底是咋回事?
这几天围绕中央财政加码一事,众说纷纭。最后的总规模的确是12万亿,但和11月8日人大二次会议之前小作文传的12万亿,完全不是一回事。
外媒(彭博社)预测的12万亿资金分配是,6万亿特别主权债券、4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帮助地方政府收购闲置土地和房产,以及1万亿的消费刺激,另有1万亿用于银行注资。
受此影响,11月7日的消费板块迎来大涨,涨幅第一的是白酒(+9%),食品饮料上涨6.8%,房地产上涨3.5%。
会议之后公布的12万亿财政总量,分三个部分:一是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万亿,二是连续5年每年新增8000亿地方专项债,三是2029年及以后到期的2万亿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,仍按原合同偿还。
所以这几天消费和地产板块都在回吐之前的涨幅。
说是12万亿,其实这次批准的只有6万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,第二部分4万亿分5年新增,第三部分2万亿,是4年后的事情。不过,咱们这期视频还是把规模定在12万亿。
但有一点是确定的,这12万亿全部用于化解地方的隐性债务。
会上蓝部长还透露了一个数据,地方的隐性债务总额是14.3万亿,结合2018年27号文提到的2028年底之前化解完所有地方隐性债务,可以是进行债务置换,也可以是债务重组,也就是说,经过这一次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后,地方的隐性债务就从原来的14.3万亿,减少到只有2.3万亿了,到2028年底,地方还有5年的时间来还这些债务。
当然了,这12万亿的债务,并不是中央替地方扛下来了,只是增加了地方发债借钱的额度,发新债还旧债,发明债还暗债,因此减轻了地方政府的还债压力。
通俗点说就是“以贷养贷”,用长期的、低息的新债,去还短期的、高息的旧债。可以理解为,重新签了一个债务金额不变,但是利息降低和还款期限还有还款方式变更的协议。
从这次的化债安排来看,中央并不打算直接给地方债兜底,依然坚持的是“谁的孩子谁抱走”的策略。
我标题用了“债务接化发”,其重点在于“发新债化债”,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还债”,债务并没有消失,而是通过拉长还债周期和降低利率的方式,把短期要还的大额债务摊薄到未来了。
这里有个事情要提一下,即官宣的地方隐性债规模和全国政府负债率67.5%,和很多机构的结果有偏差,机构普遍觉得是统计口径的问题,地方的隐性债算少了,主流的说法是地方隐性债规模在40-60万亿。
于是问题就出现了,如果地方隐性债只有14.3万亿,这次的12万亿化债,无疑解决了90%的问题,但如果地方隐性债规模远比想象的大,则12万亿化债,显然是不够的。
换个思路来想,隐性债务如果只有这点,国家还不至于下场化债。
至于为什么是现在这个节骨眼推出12万亿级别的大规模化债?原因也不难理解,既有外部原因,也有内部原因。外部原因是特朗普当选后,我们面临很麻烦的被加关税打击外贸的压力,想要抵消这部分影响,就必须全力提振内需,当下居民和企业的需求很难刺激,就只能靠地方政府了,积极帮地方化债,腾挪出更多的债务空间,便于后续施展刺激手段。
内部原因我们看几组数据就行了:1-10月,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.5万亿,同比下降20.5%。1-9月全国税收收入13.2万亿,同比下降5.3%,其中企业所得税3.2万亿,同比下降4.3%,个人所得税1.1万亿,同比下降4.9%。但是,1-9月,全国非税收入高达3.1万亿,同比增长达13.5%。
总结来说就是,目前卖地、常规税收难以为继,各地财政压力很大,甚至已经到了高度依赖非税收入的程度,而非税收入增加的背后,其实是老百姓承担了更多的压力,这种局面亟待改变。
二 地方为什么会有隐性债务?
这个问题我们在之前的视频聊过,地方政府发债是有法定额度的,不是想借多少就借多少,需要人大同意,需要中央政府批准,因为借多了怕你还不起。
有额度就会有用完的一天,用完了该怎么办呢?尤其是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,中央拿走了大部分税收,同时地方还承担大量公共事务支出,地方税又缺乏主体税种、税收渠道狭窄,必然导致地方财政捉襟见肘。
于是土地财政和隐性债务融资,就成了地方填补财政的普遍模式。
土地财政的本质就是炒地皮,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秘密,我们重点说隐性债融资,比如让当地的国企、城投公司去借钱,地方政府做连带担保,这种钱明面上不是地方政府的债,但实际上也要地方政府来偿还。另外还包括
政府购买服务、PPP(公私合作模式)、垫资施工、延期付款、融资租赁、各类政府发展基金以及各类应付未付款项等。
这些债务形式多样,透明度不高,往往难以准确统计和监管。而且这是全国性问题,究其根本是政绩论催生的,新领导上台,要搞自己的政绩工程,就需要大笔的投入资金,没钱就会各种歪路子搞钱,这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,就不多说什么了。
这些钱绝大部分都变成了民生工程,修建地铁、高铁站、火车站、公园、道路绿化、桥梁、高速公路、水电系统等等,大多数都是非盈利性质的。
至于很多人质疑的,有没有中饱私囊、借机敛财的情况,我相信是有的,甚至还有一部分变成了国外银行的存款。
历史证明,只要闸门一开,资金就会像海绵吸水一样无孔不入。而且地方的使用方式是很灵活的,甚至可以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套取巨额资金。
三 这一次是大放水吗?
这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,也是我们今天要重点讨论的部分。
综合前面说的,在我看来,12万亿化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放水”,因为这不是超发货币,即便是用低息国债替换地方专项债,也只是吸纳了社会上的货币,总的货币量是不变的,更何况不是,只是增加了地方的限额。而地方债的发行主体是地方政府,主要的购买者是银行、保险公司以及社保资金等,这些钱以稳为主,几乎不会流入市场。
它实际上是一系列财政政策的组合,旨在化解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问题,优化债务结构,核心是去风险,并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。
本轮化债首要目的是减轻地方的财政压力,按地方专项债替换企业债测算,5年将合计为地方节省6000亿的成本,如果是国债替换,节省的成本更多。
所以毫无疑问,也间接起到了刺激经济的作用,虽然化债计划本身不是直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,但由于减轻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,会间接增加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性。
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资金到位后,各地政府拖欠企业的款项或许能还上了,企业拿到钱以后可以发工资,结清上下游欠款,如果这些钱被拿去买车、买房消费,则会继续发挥货币乘数效应。当然能还多少,是一次性还完,还是分期偿还,这是后话。
另外,政府债务减负之后,也可以更积极地参与到投资和基建项目中,能腾出更多的财政资金和精力发展经济、提供公共服务,更好落实减税降费,改善营商环境,这些原则上也有利于拉动就业。
所以,12万亿化债计划是一个复杂的财政策略,它通过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,来间接支持经济增长,而不是直接向市场“放水”。
有人说,只输血没用,得让地方自己学会造血。
其实这种化债计划何尝不是另外一种造血,化债解决了地方的燃眉之急,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可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和民生项目——6万亿资金分三年给到,一年内到期2万亿,现在分五年还,那么一年只还4000亿,相当于市场多了一万六千亿的流动货币资金。
但是,我要说但是了,从历史规律来看,同样的资金在政府手里和民营企业手里,发挥的效应是截然不同的,债化了,地方也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,但我很难认同地方能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,即如果法治和监管跟不上,新的债务问题,还会出现。
四 如何影响普通人?
从这几天的反应来看,这一次的化债计划一出,机构主体纷纷拍手称快,但老百姓其实非常担心,究其根本是害怕最后债务会平摊到每个人头上,最后是全民买单。
这种担忧有没有道理呢?
我觉得不是胡乱担忧。
地方的债务的确大手一挥就化解了,但债务传导的性质也变了,本质是一部分人辛辛苦苦攒下的资本,被另一部分人给挥霍了,关于这一点,过去这些年政府合作拿不到欠款的企业主。甚至有一些被拖垮的企业主是最有感触的,他们的员工因此发不出工资,也深受其害。即是说,失去的东西,已经补不回来了。
很多人都说,发新债还旧债,没有货币流通到市场,而且隐性的,地方财政压力减轻后,就会减少不合理税收,比如乱罚款、乱收费等,我对此保留意见。
正如我前面说的,地方隐性债产生的根源是政绩催化,现在化债方案出来后,每年可以为地方节省1.6万亿的资金,如何杜绝地方乱投资,搞政绩工程、形象工程,才是重点,如果不能从源头上杜绝,必然还会旧剧重演,最后还是劳民伤财。
直白点说,地方如果不能改弦更张、苦练内功,那么这次的债务解决了,还会产生新的债务,而且还让地方有了明显的依赖感。
大家都在讨论12万亿化债,忽略了一个重要信息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,其中明确提到“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”,这句话的重点是“物价合理回升”,其实内核还是拉通胀,通过涨物价,来提升涨价预期,推动通胀预期,从而刺激消费,进而带动实际消费。
我说这些,不是引导大家往化债就是全民买单的逻辑上想,我只是在告诉大家,政策的制定是由经济基本面决定的,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就业和收入问题,经济不景气,人们不敢消费,企业降薪裁员,和收入预期和财富的涨跌息息相关。
化债之后,地方举债的空间又提升了,又可以各种投入建设,当然也会留有充足的资金来刺激消费,所以下一轮哪怕不直接发钱,也会各种发消费券刺激消费。有人说,我就是坚持不消费,一边是生活必需品涨价,哪怕只是维持日常,也会多消费,这由不得你,另一边是银行存款利息持续走低,存钱正变得越来越不划算。
更何况,还有抬升股市的操作,救楼市的操作,可谓利好一个接一个,但凡你有投资获益的念想,都会按捺不住吧?全文完,既然看到这里了,如果觉得不错,随手点个赞吧
赞(15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