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我的亲身经历:作为华人在展会上被区别对待
本頁主題: 我的亲身经历:作为华人在展会上被区别对待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长沙


級別:精靈王 ( 12 )
發帖:7688
威望:3907 點
金錢:12091 USD
貢獻:31787 點
註冊:2014-11-28

我的亲身经历:作为华人在展会上被区别对待

做记者那些年,参加过数不清的行业展会,我所在的媒体作为主办方也办过很多场展会,主办方,参展商,媒体,观众这几种角色我都亲身经历过。

当然,因为华人身份在展会上被区别对待,我也亲身经历过。

第一件事发生在疫情之前,意大利米兰家具展,算是全球规格最高的家具行业展会,我和一群中国企业家去看展,带着“学习”的心态。

在一个沙发品牌的展位上,我发现几款感兴趣的产品,想着去拿份资料来了解下材质和规格,结果,人家很客气也很坚定地说:

抱歉我不能给你。

而就在1分钟之前我刚看到其他欧美长相的客人索取了产品资料。

还是在这个展会,另一个做灯具的展位上,醒目位置贴着【禁止拍照】的牌子。是的,只有中文的四个字,非常尴尬。

这合理吗?当然是不合理的。但同去的家具厂家老板却丝毫不在意:我们本来就是来“学习”的,人家不让学也可以理解。

第二件事发生在最近,我在朋友圈里看到的真实信息。





嗯,为了方便大家理解,我用微信翻译了一个中文版本在英文下方对照,意思基本就是这样:

某座城市举办的商务活动,需要一些长着西方面孔的外国人去参加,会报销差旅和支付报酬。

至于去做什么,我想很多人都懂的,其实就是什么也不用干,以西方人的面孔出现在那里作为拍照道具就可以领钱了。

这合理吗?当然是不合理的。但搞这种操作的可远远不止这一座城市,在很多当事人看来,这也是为领导分忧,为城市长脸。

第三件事不是我亲历的,但是我媒体朋友采访亲见的。

刚刚落幕的广交会参会人数创造了历史纪录,我公司就在附近,开展那几天路上堵得水泄不通,地铁几乎要把人挤到窒息。

人气爆棚,一切看起来欣欣向荣,但有些参展商却颇有微词,因为【有效客户】太少了……




那么哪些人算是有效客户呢?参展商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反问了一句:

我们来广交会是做出口生意的,你觉得谁是有效客户呢?

原来,这是疫情放开以来第一届广交会,也是第一届全面放开国内采购商注册的广交会。(基本常识注:广交会的定位是进出口交易会,疫情前主要向国外采购商开放)

有的参展商反馈,来的同行比客户多,他们只好按照证件的颜色来区别对待,优先接待挂着国外采购商吊牌的客人。

你觉得这合理吗?这个我就不评价了。

至于上海车展发冰激凌的事情,我看了一圈流传的资料,其实很难分辨哪些情节是真实发生的,哪些情节是脑补杜撰的。




备注:图中文字并非当事人原话

我可以跟大家分享几点展会的经验:

第一,在行业展会上,参展商对到访展位的人进行分类再加以区别对待,是很常见的事情,大家都会根据既往经验筛选有效客户,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成交更多订单。不过,即便是对同行或者无效客户,也都会笑脸相待,保持基本的客气礼貌。

第二,车展是面向公众的展会,和那些面向商家的行业展有所不同,想要快速区分“有意向的客户”和“打酱油的观众”其实很困难,所以通常汽车厂商都会放弃区分,统一笑脸相迎,把每一位来访者都当作潜在客户。

第三,汽车品牌参加一次上海车展的总投入通常会超过千万,包括展位费、搭建费、广告费、嘉宾招待费等。冰激凌,甭管是3块钱一份还是30块钱一份,即便按1万份来算,在总预算里也是不值一提的。






赞(160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4-20 22:53 發表評論
长沙 [樓主]


級別:精靈王 ( 12 )
發帖:7688
威望:3907 點
金錢:12091 USD
貢獻:31787 點
註冊:2014-11-28

汽车品牌参加一次上海车展的总投入通常会超过千万,
包括展位费、搭建费、广告费、嘉宾招待费等。
冰激凌,甭管是3块钱一份还是30块钱一份,
即便按1万份来算,在总预算里也是不值一提的。


點評

    TOP Posted: 04-20 22:53 #1樓 引用 | 點評
    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   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    用時 0.02(s) x3, 12-19 06:41